找到冤大頭?

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

發行袁大頭??冤大頭?

過去歷史上曾經發行過袁大頭貨幣,是中國銀圓史上鑄量最多流通時間最長的銀圓。代表幾個意義:
第一、抵制外國銀圓。第二、抑制中國亂制各式銀圓現象。第三、改變清代長期實行不完全的銀、銅平行本位制的紊亂局面。

自從網路時代的來臨,部落格的興起。網路上的『使用心得』與『宣傳稿』,孰真孰假常常令臭屁毛難以判斷。2009/12/1 起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(FTC)也將實施網路行銷法規。

金融海嘯後,臭屁毛生活日益辛勞,每一筆花費都需要錙銖必較。常常看了網路的文章,消費後卻感覺上當,為了時時提醒臭屁毛不要浪費,決定發行『冤大頭』貨幣,為自己的荷包把關。


變成冤大頭?

從清代開始,對枉費錢財者稱之為「冤大頭」。
清人吳長元在《燕蘭小譜》裡遂曰:「俗呼豪客為冤大頭。」
在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五十五回裡則曰:「等到無端碰了這個冤大頭,一口氣便肯拿出十萬,他便樂得如此設施了。」
「冤大頭」多半不是一種主動的行為,而是被慫恿出來的反應。 當人們哄騙到一個有錢人自以為得意的掏出大把銀子,即可說這個人是「冤大頭」。
然而「大頭」一說源起於宋代
但若進一步查考,或許會發現,所謂的「冤大頭」乃是北方話,是北方方言裡的「複合詞」,藉著同義的「冤」和「大頭」,加以疊用而強化其意義。
首先就「冤」字而言,它由「冤枉」而延伸為具有「讓人吃虧上當」和「欺騙」之意。 在北方語所寫的小說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十八回,即有句曰:「只有華忠,口裡不言,心裡暗想說,我今兒個這趟,八成兒要作冤。」這裡的「冤」即指吃虧上當。 民國作家許地山在《狐仙》裡曰:「我不信有什麽狐仙,你別冤我。」這裡的「冤」指欺騙,縱使到了今天,還是有許多人用「整人冤枉」來說讓人被騙上當。
至於稱人「大頭」,它的意思和「冤大頭」沒什麽兩樣。 清人胡式鈺在《語竇》裡即稱:「受人紿弄,不惜所費,曰大頭。」由胡式鈺的這段記載,那種有了一點錢就忘了自己是誰的人,一經挑動慫恿,就大把大把銀子像潑水般的被花掉之景象,已很清楚的被定義了出來。 對於這種花錢的景象,《二刻拍案驚奇》裡說過好幾個有趣的故事,最生動的乃是卷二十二所說的〈病公子狂使燥脾錢〉的那一則。所謂的「燥脾錢」,指的是那種人有了錢之後,錢放在身上都好像覺得渾身不舒服,非把它敗光,否則即不甘心。
如果研究宋代以來的笑話書,將會發現到其中有大量關於呆子和呆子行為不知變通調整的笑話。 在呆子的笑話,所反證的,乃是時代和行為的變化。 當人有了錢後,不懂得如何恰當的處理金錢,狂燥的使性亂花,因而變成「大頭」,當然也就是呆及stupid的一種表現形式。
到了現在,我們除了這兩個詞外,還有產生的新詞「凱子」,它和「冤大頭」所指的事物完全相同,都是不當的、不成熟的花錢方式。

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

漢城韓國烤肉


傳說中台北市老字號的韓國烤肉店,在中秋節定的到位置不是沒有原因的,消費相當不便宜,這一餐花了NT5800個冤大頭,食物普通到不想放上照片,值得一提的反而是這家店服務跟管理,想要點菜平均需要聽到8次等一下,還好付賬時也是一樣的不理不踩的態度,所以如果趕時間直接離開,老闆應該也不會發現?(照片上的人站在櫃台前差不多等超過15分鐘)

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

竹北本部活蝦之家

聽說這是最早的黃金海岸活蝦之家,可是名字被別人註冊掉了,所以後來改名"本部"活蝦之家,檸檬蝦不錯,麻油蝦不好吃跟胡椒蝦太鹹,隨便一種蝦料理就要NT600。經濟有好成這樣嗎?好貴~還好我們有7個人分攤,總共NT4200。

埔里亞卓客家菜

這家店相當有古早味,東西也還蠻好吃的,這樣一桌菜大概2400。冤大頭做久了,偶爾也要當一下小頭。

南投埔里鎮寶大飯店

抱歉!臭屁毛忘記拿出相機,因為這實在是冤大頭中的冤大頭,所以決定還是要po出來說一下公道話,這個飯店除了老以外,床上還有蟑螂蛋?!還很多傳說!!(請google鎮寶大飯店),一個晚上NT2700!!...這絕對是個鬼地方...

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

天母 G & G Continental Delicatessen

今天決定要吃清淡一些,所以到天母G&G潛艇堡餐廳(在雙聖附近)吃沙拉與三明治,可以自己選擇麵包與配菜,很清淡健康。老闆是個老杯杯,喜歡跟客人說英文。不缺錢,不想吃太多的時候,這是個悠閒吃飯的好地方。圖中的三明治NT190!三明治x2 + 超陽春沙拉x1 + 疑似超過100元沙士 = 599